
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仅是为了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,还要纠正一些过去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的扭曲关系,力避脱实向虚,推动金融业回归本源,不忘初心,让金融活水更好、更直接、更便利地流入实体经济,形成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良性互动。要看到,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,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。我国经济仍处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,过去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进入易发多发期。同时,外部环境变化快,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。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,金融业更要务好服务实体经济之本。
埃及总统遭指控埃及总统塞西2013年得到军方支持发动政变上台。有批评者称他在国内以强硬手段打击反对派,其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至今未解除。近日,塞西受到了有关贪污的指控。来自古姿观察的消息显示,这次抗议示威的直接原因是一段由埃及建筑商人穆罕默德·阿里在九月初在社交媒体上上传的一系列视频所引发的。阿里本人曾经与军方合作长达十五年之久,当前正在西班牙流亡。在视频中阿里控诉塞西以及军方腐败,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,仍然将公共资金用在面子工程上,从而谋取私利。针对塞西的抨击无疑是具有爆炸性的,这些视频的点击率高达上百万。阿里在周五凌晨发布视频号召人们在观看玩埃及超级杯足球赛Al-Ably与Zamalek这场焦点之战后,上街进行游行。
黎曼猜想及其被证明的意义微信公号“新智元”刊文称,“黎曼猜想”是数学界迄今最重要的猜想之一,被克雷数学研究所列为“有待解决的七大千禧问题”,并悬赏100万美元给第一个提供证明或证伪的人。黎曼猜想之所以重要,主要是因为在现代数学中,有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数学、物理结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前提下得到证明。如今,大部分的数学家都倾向于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确的。
香港《南华早报》网站8月12日发表文章称,中美两国都在搞“建筑”。中国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修建桥梁(和公路),而美国则通过关税甚至美墨边境墙来建起壁垒。文章指出,不管从字面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讲,中国的做法都是“建设性的”,而美国的做法是破坏性的,它破坏了世界贸易,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。与此同时,金融市场被夹在中美之间,左右为难。尽管股市和债市(更不用说大宗商品和服务市场)一次次从危机边缘反弹,但这种“战争游戏”能持续多久,应该是有限度的。各国央行和财政部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当金融体系的减震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传闻称,黎曼猜想被证明对互联网的安全加密方式将造成相当的影响,故而备受关注。DeepTech深科技刊文称,在实际运用中,质数可以在密码学、安全认证等领域发挥作用。如现通用的 RSA 加密算法,加密计算的第一步是产生两个大质数,对极大整数做因数分解的难度决定了加密的可靠性。故寻找大质数、探寻质数分布的规律,一直是数学界关注的问题。
基于以上分析,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基建投资继续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在降低,即使短期大幅回落未来也将会回归到8-10%左右的增长中枢水平。三、未来的财政政策会是什么样的导向?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财政政策会坚持三个导向:一是“防风险、稳地方政府杠杆”将会放在重要的位置。《50号文》、《87号文》的发布,成为中央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信号。当稳增长的压力不再突出时,化解风险、稳地方政府债务杠杆将逐渐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。预计2018年将会有一系列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的政策出台。